学校资讯

多校划片:对学区房是好还是坏?

学校名称: 鼎优教育
学校类型: 培训机构
所属地区: 安顺
点击查看学校详情

多校划片:对学区房是好还是坏?

大家都在搜:鼎优教育   招生   录取   学区   入学   专业

今天天气很热,大家兴致都很高,都在聊股市,然后突然甩出一条“成都高新区学区小升初多校划片”意见会议,起初大家伙还一头雾水不明就里。

会议意见直接甩重点:七中初中本部今年招生名额公800名,其中将600名用于高新四区的划片对口,200名用于高新南区的小小摇号;2021年将全部取消高新南区小小摇号,七中初中和石室天府全部招生名额用于高四片区划片对口,如果你们对这俩所中学不清楚,只知道是重点中学就行。

完了之后家长们才恍然大悟,意见中让家长开心的是,只要能买到这个区域的房子,那么妥妥地能让自己小孩读心仪的小学,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产生了,会不会到时大量家长涌入这个片区,导致生源爆仓,自家小孩摇不进那俩所优质的中学。

随之而来的家长们也释然了,抛出了至理名言:“小学靠家长,初中靠老师,高中靠自己!”

然而懂事的家长已经在疯狂地找房源了。

聊完成都,很多找学区房的家长其实都不知道这个政策对自己和孩子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毕竟高新四区多校划片尚属成都首次试点,目的就是看效果怎么样,如果效果明显那下一步就是全成都大范围开展。

现在我们把目光放到最先开始试点多校划片的北京!

北京,是全国公办学位最贵的地方,甚至可能是全球最贵的地方。

余婷以单价12万元+,总额900万元的价格,买下一套70平方米80年代建成的北京海淀区老房。

900万冲着的是小区对口的老牌名校,育英学校,九年一贯制,可直升鼎优教育初中。不久前的2019年,还出了文科高考状元。

但在今年6月初,她被告知,她家小孩儿上不了对应的育英了,需要接受调剂,因为育英也要开始实施“1911学区新政”。

1911政策指的是海淀区自2019年1月1日执行的学区政策,在海淀区新登记并取得房屋不动产权证书的住房用于申请入学的,将不再对应一所学校,实施多校划片。

但是,这一条款的执行细则怎么执行,何时开始执行,都不明确。

买房前余婷也为此犹豫过。但在研究了一番育英的入学政策以后,她发现即便新政已经颁布的去年,育英入学政策也并未改变凭房产入学的惯例。这让她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他笃信“不管怎样,入学第一顺位还是稳的”。

不料,余婷的笃信只是侥幸。

育英今年正式执行新政,入学第一顺位将19年1月1日以后取得房产的学位排除在外,她是政策的第一批“牺牲者”。

不仅限于海淀,新政的正式执行已经波及北京多个城区,入学纠纷在北京全面上演。

东城的景山学校是九年一贯的东城区传统牛校。近年购置景山学区房的家长们和余婷的经历雷同,同样花费巨资购入天价学区房,同样“措手不及”的被新政,挡在校门外。

准确来说,家长们真正“措手不及”的,并非是颁布了一年多的“新政”,而是自己家撞上了新政的真正执行。

余婷他们的900万,买的不是学区,而是上桌赌博的“筹码”,赌的是政策继续因循旧例,不在他们身上执行。

去年不执行,为什么今年执行?凭本事赌的博,凭什么服输,第一批牺牲的家长们很不服气,选择性忽略新政的警告,而把矛头对准1911的细则不明。

“我们接受1911,接受摇号,只希望公开公平。”言下之意,对本次的录取结果不予接受。

这里有非常戏剧的一面。家长们攻击细则的不透明,但更得感谢细节的不透明。这成了他们与学校和相关单位“重新协商”的立足点,是家长们扳回败局的救命稻草。

眼下,北京的学区房也成了“薛定谔的学区房”,对新近置办学区的家长而言,学校发布录取结果前,无法确定学区房里的孩子能否上得了对应的学校。

纵观商品房市场诞生以来,学区房便是金字塔尖的资产,占据各地房产单价的天花板。

买房优先买大城市,大城市里优先买学区房,学区房一直是整个城市的硬通货,其最大的特征,也就四个字,「只涨不跌」。

直到学区新政的正式执行,学区房终于迎来有史以来的最大变革,学区新政也已经在各大城市遍地开花。

各地教育新政五花八门,皆高举「教育均衡」的大旗,师出有名。

核心唯有一点,让学区房的预期从此不再稳定。

从此,政策所到之处,天价买到的就不再是学区房,只是赌一把能否进优质学区的“筹码”。

再多的钱也无济于事,只能被教育均衡。

时刻关注着政策动态,北京此番学区新政执行力度和速度,令人绝望。“踮起脚尖买学区,换来的是迎头痛击。赌输了,教育没了,钱恐怕也没了。”

担忧非常现实,即便自家赌运昌盛,顺利被摇进了中意的学区,但此时此刻也很可能接到了学区房价的历史最高一棒。

“放眼未来,还有谁愿意高价接手这样的学区房?”

可如今到了时间节点的家庭,必须迅速做出决择。孩子上学是刚性需求,没有“以时间换空间”的丝毫余地。

薛定谔的学区房,学区到底能上与否,这场豪赌到底赌还是不赌?

无论怎么选择,未来两年,有着入学需求又重视教育的家长们,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痛苦与纠结,谁都不想钱财两空。

可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任何人付出代价,那这样的新政一定是可有可无,没有意义。

学区房的价格是一条护城河,能够把6岁的小学生就给提前分了层。

富豪有公司、有资产,让下一代继(挥)承(霍)。而普通人这样的无数小中产一没有公司,二没什么资产传递下去。他所拥有的收入都来自于职业技能,职业技能需要通过专业学习才能熟稔。

偏偏专业学习不存在继承,如果说存在,那只能是也重复一边父辈的路,考学升学,获取含金量高的专业技能。

教育成了城市里小中产后代安身立命的根本,而教育均衡下,学区房新政的到来,却可能让老张这样有意愿对教育满腔投入的家长,被强行推进了“教育的大锅饭”。

而对于教育均衡政策带来的这种公平,老张也根本不相信,“真要能做到公平,得有一个前提条件,这个社会已经没有分层了”。

拿日本来说,如今国内推行的租售同权,学区多校划分,早就在日本实行了几十年,在日本,甚至有教师轮岗的制度抹平各校师资的差距,妥妥的把教育均衡做成了典范。

的确,日本的确没有学区房,但这不代表日本没有学校好坏之分。

被教育均衡的公办,最后只有一个命运——成了日本精英阶层口中,从昭和时代烂到现在的学校。想上好大学就得砸钱去私立,否则就是便利店打工的命,这已成为民间共识。

优质私立学校的入学取决于家长的社会资源和资金实力。

在东京孩子上什么学校有时候可以看出一个家庭的财富,地位甚至政治倾向。比如上“学习院”小学意味着家里首先得是社会名流,且政治倾向偏左。

这就是日本的学区房,肉眼不可见,拼的全都是阶级。

备注:文章中部分内容源于子木聊房,仅作阅读。

大家都在搜:鼎优教育   招生   录取   学区   入学   专业

联系方式:
邮箱:2518000497@qq.com
QQ:2518000497
网站声明:
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蜀ICP备2022010640号-1